處分
一、 處分之意義
最廣義之處分 事實上之處分
法律上之處分 負擔行為
(廣義) 處分行為
(狹義)
(一)最廣義之處分
- 1. 事實上之處分
權利標的物之物質加以變形、毀損、滅失行為。
EX 拆屋重建、易平裝書為精裝書。
法律上之處分
權力直接或間接變更內容之法律行為。
EX 直接:處分行為 間接:負擔行為
(二)廣義之處分
1.負擔行為
(1)約定負擔一定給付義務為內容之法律行為,亦稱「債權行為」
(2)並非直接處分標的物。(間接)
(3)不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必要。
EX買賣、租賃、承攬、委任、保證。
- 2. 處分行為(狹義處分)
(1)使既存之權利發生得、喪、變更效果之法律行為。
(2)適用於「標的物特定原則」
(3)直接處分
(4)適用「公示原則」
EX無權利人所為的處分效力未定
(二)狹義處分
- 1. 物權行為
使物權發生得、喪、變更效果之法律行為。
EX所有權移轉;地上設定、抵押權的塗銷。
- 2. 準物權行為
使物權以外之財產權發生得、喪、變更效果之法律行為。
EX債權之讓與、債務承擔、權利質權之設定、商標權之讓與。
二、 相關條列
總則 |
一、民法第42條第1項及第62條-非訟事件審判權及裁定內容限制之規範 二、民法第68條第2項及84條-法律上之處分(廣義) |
債權 |
一、民法第195條第1項-名譽回復 |
物權 |
一、民法第759條—處分行為、物權行為 |
親屬繼承 |
一、民法第1010條第1項第3款—事實上之處分及處分行為 |
最廣義處分 |
最廣義處分 民法第517條-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 民法第765條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 民法第1010條第1項第3款—事實上之處分及處分行為 民法第1018、1018條之1、第1044條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 民法第1033條第1項—事實上之處分及處分行為 |
|
事實處分 |
||
事實處分+處分行為(負擔行為不適用) 民法第828條第2項—事實上之處分及處分行為 民法第1030條之3第1項、第1030條之4第2項—事實上及處分行為 民法第819條第2項—事實上之處分及處分行為
|
||
法律處分(廣義處分) 民法第68條第2項及84條-法律上之處分 民法第819條第1項—法律上之處分、 民法第878及895條—法律上之處分 民法第881條之9第2項—法律上之處分 |
||
廣義處分 |
負擔行為 |
|
處分行為 民法第118條-處分行為 民法第720及723條-處分行為 民法第886條—處分行為
|
||
狹義處分 |
物權處分 |
民法第759條—物權行為 |
準物權處 |
|